人物:胡旭年 回宁时间:30余年
【资料图】
“您好,您认识附近修钢笔的胡师傅吗?”“向您打听一下,您认不认识修钢笔的胡师傅?”得到的回复大多是摆摆手摇摇头,说自己不清楚。曾经引得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“钢笔大王”胡旭年,仿佛和修钢笔这个行业一样逐渐被人遗忘。
近日,记者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,来到南京鼓楼金陵小区采访了“南京最后一个修笔人”胡旭年师傅。
胡师傅接受采访
“南京最后一个修笔人”已不再修钢笔
上世纪八十年代,在蓝色涤卡上衣胸前的口袋里别上一支钢笔,是知识分子和干部的经典标志,钢笔产业一片欣欣向荣。现在,随着无纸化办公的出现,书写频率逐渐下降,大多数时候,人们也只是选择使用中性笔、签字笔。这些变化对于胡师傅来说都是亲身经历。
1989年,他和妻子一起从新疆回到南京之后,他在大学城摆摊修笔。那时,修钢笔的师生很多,正笔头、换笔尖、给钢笔上刻字,胡师傅有时候忙得饭都吃不上。后来,修钢笔的生意逐渐萧条,他又开始给人刻章谋生,兼零售钢笔,就这样坚持了三十多年。
在胡师傅的家门口,他向记者展示了走道中堆放着的大铁盒。两个落满灰尘的铁盒拿起来沉甸甸的,打开一看是金属的钢笔笔尖,是这些年收集的换下来的坏笔尖,约有几万个。因为身体的病痛,胡师傅已经很久不出门摆摊了,手太抖,眼神也没有原来好,修钢笔的速度大大变慢,他已经有些时日不修钢笔,但依旧有慕名而来的顾客,通过电话联系,顾客来到胡师傅家中维修,或者用快递邮寄。不过,来找胡师傅修钢笔的越来越少。
胡师傅收集的旧笔尖
为珍藏多年的“宝贝”寻找有缘人
“北有张广义,南有胡旭年”足以见得胡师傅在业内的分量。2013年,胡师傅还因为手艺上过综艺,“火”了一把,回来之后,胡师傅依旧骑车驮着工具,带着养了多年的小狗,去高校门口摆摊修钢笔,不涨价,踏踏实实地修每一支钢笔。
已经泛黄的剪贴画,是从报纸上剪下来刊登过的印章;一本本卷边的印谱,都是曾经刻过的章;满墙壁的字画奖状,是老人光辉的笔尖岁月,他很是得意地给记者展示了印谱和书画作品。胡师傅家的阳台上有一个大木柜,珍藏着各色玉石、分门别类的笔尖、停产多年的钢笔。今年五一,胡师傅的儿子接他去新疆治病,他说,书画可以留给后人,但是钢笔、玉石、笔尖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吃饭的手艺,更是陪伴自己多年的“战友”,希望可以寻找到真正喜爱收藏钢笔玉石的人。
胡师傅展示他收藏的笔尖
新闻延伸:扬子晚报微信公众号上架“小修小补便民地图”
据了解,“小修小补”引路行动筛选出了全国200多个城市超50万个修补小店的地理位置和服务信息。目前,该行动已覆盖的修补小店类型,包括修鞋、开锁、配钥匙、裁缝店、自行车维修、电动车维修和钟表维修等7大类,可满足市民日常各类“小修小补”的民生需求。
用户还可以在腾讯地图App搜索关键词“小修小补”,即可进入“小修小补便民地图”,快速找到家门口的“小修小补”点位,查看地理位置、门面照片、营业时间、联系电话等,并可一键导航。
据悉,微信搜一搜月活跃用户已达8亿,通过微信搜一搜查找各类服务,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信息获取习惯。搜一搜的入口也已融合了微信各个使用场景,这种“触手可及”的搜索能力,正是搜寻“小修小补”的好帮手。而腾讯地图丰富的POI数据信息和主题图能力,让“小修小补”小店以数字地图的形式,被更多人看得见、用得着。
便民地图入口
便民地图二维码
实习生 颜湘枝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杨晓梅 黄凤 李舒曼
校对 陶善工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