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一季度, 湖北港口集团按照“枢纽+通道+平台+供应链”一体化发展思路,抓投资、开通道、促转型、优服务,实现开门红。
据统计,湖北港口集团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194.53万吨,集装箱吞吐量79.18万标准箱,铁水联运集装箱量4.91万标准箱,中欧班列(武汉)发运315列,汉亚直航集装箱运输量6889标准箱,分别同比增长8.4%、35.17%、58.37%、202.88%、14.13%,大部分经营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。
“这里是武汉最大的牛肉进口冷链码头。”位于长江新区的武汉新港保税园区开辟业务新阵地,启动冷链仓储城配业务,累计发运品牌冷冻食品1.4万余件,并通过各大团购平台品控验收,进一步延伸冷链业务链条。该园区一件代发业务持续向好,一季度通过京东、天猫和抖音三大电商平台累计发货35万余单,日均单量3952单,单日最高峰值达到12153单。
项目建设跑出“加速度”。加快推动港口、码头、临港物流园区、产业园区等项目落地,列入一季度计划目标的13个在建项目全面展开,11个项目超时序进度11个百分点。长江新区阳逻港信息化项目加速推进,第五代集装箱码头营运操作系统顺利上线试运行;荆州车阳河智慧码头建设基本完工,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一个无人自动化码头;“汉江120TEU纯电动集装箱船工程示范项目”开工点火。形成“开工建设一批,完成前期一批,谋划储备一批”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。
航线拓展按下“快进键”。新拓展各类通道10条。其中,中欧班列线路开通“白俄罗斯索利戈尔斯克—霍尔果斯—武汉”、“欧洲-阿拉山口-武汉-香港”、“武汉—二连浩特—白俄罗斯若季诺”三条通道,新开辟多式括粮食“散改集”、炼钢焦炭、煤炭等6条铁水联通道多点直达的物流网络体系加快形成。
促转型,补链强链打出“组合拳”。树立链式发展思维,推进港航贸一体化发展。“全省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”建设高效推进,预计5月底完成上线试运行,11月正式运营,力争全年引进500家物贸、产业企业入驻,实现线上交易额100亿元。推进港航资本运作,成立湖北港口资本投资公司,启动保理公司、光大金融租赁股权整合工作;深化与厦门国贸在供应链领域合作,推进武汉、荆州等港口重资产股权合作项目落地;积极发展大宗商品贸易,逐步实现品类聚焦,向打造钢构、砂石等产业链链主迈进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