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随着美国重启对台军售,一些武器装备再度引发外界关注,比如“毒刺”FIM-92防空导弹。在谈论该武器前,我们先来看看“毒刺”的发展史。
早在1967年,美国启动"红眼II"研制进程。后在陆军方面的迫切要求下,上述项目有了正式编号,并定义为"毒刺"。可是在后续研发过程中,项目进展缓慢,这让军方很不满。在军方搞备胎的直接压力下,研发者通用公司加快了进程,最终在1975年初推出了首枚导弹。在后续测试中,导弹展现出良好状态,于1978年开始量产。
据悉,“毒刺”系统由制导舱、战斗部舱和动力装置舱组成,重达15.68公斤,其中制导舱能承担截获目标等任务;战斗部舱重达3公斤,拥有强大杀伤力;动力舱配置了双推力主发动机、尾翼组件和助推发动机。
从特征上看,“毒刺”系统很轻便,满足肩射作战需求,可以进行敌我识别。据了解,“毒刺”导弹拥有两款敌我识别器,能极大避免误射己方飞机。鉴于可能受红外欺骗干扰的缺陷,通用公司进行技术改进,推出了”毒刺-POST”这款升级版。
据悉,”毒刺-POST”拥有玫瑰花瓣形准成象扫描等先进技术,显著提升了鉴别真假目标的能力。另外它还独创采用了红外/紫外双色跟踪技术,拥有锑化铟和硫化镉两款探测器,具备更强的抗干扰性能。在”毒刺-POST”后,通用动力又联合雷西昂,推出了“毒刺一RMP”。
“毒刺”导弹部队按照排、班、组结构组成,还可以联合“火神”高炮部队进行作战。针对不同类型目标,“毒刺”采取不同的进攻手段,但首先要射击最具威胁的目标。在执行任务时,它会被迅速部署并移动,以增加生存力。一般来说,射击组要立即进入作战状态,随时应对空中威胁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,阿富汗游击队充分运用了这款导弹,给苏联人以沉重打击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