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地是每一个人的立足之处,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可能。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倾听中国大地的声音,将历史的时间体系纳入地理空间,依循山河地理,把历史上的那些事汇聚在《大地中国》(文汇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)一书之中,用不同视角讲述着中国大地上的故事。
(资料图片)
“中国”一词从何而来?中华文明为什么诞生于中原大地?为什么说关中地区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地理基础?历史上,黄河下游缘何发生多次重大改道……空间、时间和社会等多重维度的有序展开,不仅让读者清晰了解“所有的历史人物必有其地理舞台,所有地理因素都是决定历史走向的重要条件”,而且引导读者充分认识这片广袤丰盈的大地,深入理解悠久的中国历史。
在《十里八村的盛会——赶集》一文结尾,作者总结道:“赶集这点事,置身其中,一切再寻常不过,并无神秘之处,但是仔细推敲,经过理性的逻辑分析,我们会发现,原来人类的行为是有序可循的,在寻常的生活中获得大家未注意到的地理发现,正是学术研究真正的乐趣。”
这样的乐趣,书中比比皆是。如回顾中国农业的历史,作者发现无论是北方旱地作物粟黍还是南方水稻,都证明了农业是中国送给世界最大的礼物。农业是文明滋生的土壤,看似不起眼的农作物,在中国的土地上完成了从野生植物到人工栽培作物的转化,掀起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一次浪潮。再如分析都江堰的神奇,作者认为,都江堰水利工程集智慧与科技于一体,分流只是工程的前提,飞沙堰与离堆位置的确定是其关键,而这与工程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。这意味着两千多年前,中国人已经意识到河流弯道会产生离心力,当江水与前进方向上的障碍物呈直角相交时,会产生壅水效应。
作为历史地理学界为数不多的科普性读物,该书以寻常的姿态将相对冷僻的历史地理知识向社会推广,让越来越多人领略历史地理的魅力——历史决定思维的深度,地理决定视野的广度。
“人在时空之间”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引导大众认识历史的重要视角。作者非常注重对时空维度的诠释,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出其作为历史学者扎实深厚的素养。她通常透过历史地理学的视角,以时间为经,以空间为纬,带着读者行走在中国大地上。此时,自然地理景观就不再是纯粹的客观之物,而成为再现历史场景的背景板,与历史事件、人物巧妙融合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。
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认为,历史地理是“昨天、前天的地理”,今天大地上所有的一切都存在“过去时”,但也都在时光的流转中从过去走向现在。“湖广熟,天下足”的民谚早在清朝时就已广为流传,从那时起几百年内,江汉平原一直是天下粮仓,直至今日依旧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。为何江南能涌现出诸多杰出人才,因为只有经济发达的地区,人们才有能力供子弟专心读书。而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分析,自宋代起,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向江南转移,这里自然也成为文人辈出之地。
大地上的故事,是地的故事、人的故事,也是朝代的故事。作者善于把握每个朝代发展的特点。她在讲述历史故事时,总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,又有一种锱铢必较的严肃感。正是这种奇妙的组合,让读者可以心无旁骛地直面历史、专注地理,将目光转向身后,去完成一次又一次“惊鸿一瞥”。
例如谈及周代,作者抓住“何以中国”这个问题,通过回顾“中国”一词词义的变化,深究“中国”其内涵与地理之间的关系,最终得出结论:“‘中国’一词,其意义并不在词语自身,它象征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时期,这正是从‘家天下’走向‘天下为公’的时代。”再如,写北京四合院与四合院文化,作者从“元大都的街道”“北京四合院的组合方式”“北京四合院内部布局”等方面图文并举,全方位展现北京建筑基本形式与城市构成单元的别样风貌。正如作者所言:“北京的四合院文化是从那些讲究里来的,盛行那些讲究的时代早已过去,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镶砌在老宅子中的砖瓦,还有对历史的回味。”
中国是文明古国,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离不开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。钱穆先生曾指出,历史学有两只脚,一只是历史地理,一只就是制度。中国历史内容丰富,讲的人常可各凭才智,自由发挥。只有制度与地理两门学问都很专业,而且具体,不能随便讲。但这两门学问却是历史学的骨干,要通史学,首先要懂这两门学问,然后自己的史学才有巩固的基础。作者深谙“大地是本,中国是根”之道理,踏实完成时空交互的学术研究,精心实现文化记忆之传承。无怪乎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者曾潍嘉在阅毕《大地中国》后,发出如此慨叹:“这是一份关乎人文的学科情怀,更是每一位历史地理研究者的历史使命。通过中国历史地理学走向大众的实践,期待有更多历史文化爱好者,能够参与到我们的研究中,带上自己的人生感悟,丈量并描绘我们身边的文化大地。”(郑从彦)
关注河北日报,了解更多权威资讯
标签: